close
教育部今天(11日)舉行高教創新轉型論壇,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主任許鳳玉在會中說明學校推動的「國際時尚產業整合創新計畫」。她提到,各大學因應少子化,需要執行相關轉型方案,重要的是學校能否看準自身優勢,發展出適合的附屬機構或衍生企業,以獲得師生認同,共同邁向目標。
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推動「國際時尚產業整合創新計畫」,並在3年前成立品牌概念店「PRAXES」,主打洋裝和圖案印花設計,帶領學生將市場放眼北美。系主任許鳳玉說:『(原音)我們設的市場是在北美,我們認為它的整個市場機制是比較完整,因為在台灣供需是不是不平?,台灣的市場很小,而且有這麼多的品牌,你要讓它在這裡衍生應該會很慘吧!』。
許鳳玉表示,「PRAXES」透過參加國際商展接單,1年營收約新台幣200萬元,收支持平,未來希望能從學校附屬機構發展為衍生企業。她也提到,各校若要發展轉型計畫,必須找出自身優勢,取得師生認同。許鳳玉:『(原音)因為高校要轉型,它必須所有人認同,在一個學系或一個校裡面,它必須大家共同那個是未來方向,大家有沒有熱情跟願意去調整。』
目前也有學校即將成功創立衍生企業,亞洲大學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林俊義指出,亞洲大學在6年前創立「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」,開發銀耳、舞菇、竹蓀自動化栽培與多項保健產品,近期將配合研究成果,募集校內、外資金約3億元,讓菇類中心轉型為學校衍生企業,中心裡的13名師生也能成為衍生企業的員工,以達永續經營。
78DC90F90AA53723
全站熱搜